許哲維醫師: 兒童構音障礙(臭奶呆!怎麼講都講不清楚怎麼辦?) WFU

網站頁籤

2023年8月21日 星期一

兒童構音障礙(臭奶呆!怎麼講都講不清楚怎麼辦?)

 「醫生,我家小孩子講話咬字都不清楚,是不是臭奶呆大會自己好嗎?」 

 

常常在復健科的門診,會遇到家長帶兩到三歲的小朋友來就診,詢問是不是有臭奶呆其實說話說不清楚,清是否有構音障礙的問題。 

 

 

什麼是構音障礙 

 

 

構音障礙指的是兒童說話的語音聲調錯誤或含糊不清的現象,無法發出與年齡相符的正常語音一般的兒童大約在1歲左右開始出現有意義的詞彙表達,之後會快速的累積單字、詞彙並排列組合成語句學習溝通,就華語兒童的發展而言,學習發音的年齡順序如下: 

3、ㄉ 

3歲半到4 

4 

36歲: 

另外,是最晚發展的語音,其中兩個音最難以正確發音。 

 

台灣習華語兒童語音發展年齡圖 

一張含有 正方形, 螢幕擷取畫面, Rectangle, 圖表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為什麼會有構音障礙 

 

 

正確的發音是一個獨特且複雜的過程,它涉及到動態肌肉活動,通過構音器官將氣流轉化為說話語音。聲音由聲帶的振動產生,然後通過聲道,在嘴唇、舌頭、硬腭、軟腭和咽頭等構音器官的幫助下,被調整和塑造成不同的聲音。構音障礙常見的原因如下: 

 

發展遲緩: 

構音障礙需要清是否有合併語言發展遲緩及其他發展問題,譬如說動作發展遲緩的兒童,可能因為口咽等發聲相關的動作使用不精熟出現構音異常 

 

結構異常: 

發出一個特定的語音,需要依賴下巴、嘴唇、舌頭、硬腭、軟腭與牙齒等構音器官的動作與協調,相關器官的異常例如掉牙、舌繫帶過短、舌頭外突、唇腭裂都有可能造成兒童有異常的發音 

 

聽力損失: 

正常的聽力是學習語言的基礎,在學習發出正確與清晰的語音時,兒童需要聽到他人的言語建立語音的詞彙庫,並在說話時監控自己的言語以便知道自己說出來的話語是否正確,聽力損失的孩子有很高的風險出現構音障礙或語言發展問題。 

 

個人特質: 

很多時候,構音障礙孩子並沒有明顯病因有可能導致障礙的原因是孩子特質較急躁、注意力不集中對於自身說出之語音與周遭輸入之語音覺察較弱,就可能在構音學習的路上走得慢一些。 

 

 

構音障礙的治療 

 

 

孩童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都容易表現有發音標準的狀況,大多數的孩子會隨著長大,對於發音器官的運用和技巧成熟改善。若到了45歲仍有咬字不清的問題,就可能影響個案上幼兒園後與其他孩子互動,造成溝通障礙進而使個案對學習、對人際關係感到挫折畏縮。兒童構音障礙介入的時機,大約就落4歲至5,這個時期孩子的理解、表達與構音系統發育都到一定程度,且也可以維持比較長的注意力接受課程矯治,治療成效較佳。 

 

對於兒童構音障礙治療,醫師會先進行評估可能的原因,包括結構方面的因素,如舌帶過短、唇腭裂、聽力異常等。此外,對於這些孩子,整體的發展狀況和出生史也是評估的重點,因為他們常常伴隨著語言發展的遲緩,或者有動作遲緩、注意力不佳等問題。 

 

在進行評估診斷後,醫師會針對每孩子的個別情況制定相應的治療計畫。一般而言,治療會根據孩子的年齡和應有的構音發展順序來進行,可以使用比喻、示範甚至輕觸孩子的口唇等方式,教導他們正確的語音。舉例來說,對於常出現「」的音的替代問題,孩子可能會用舌尖音「」或「」來取代,例如把「珠子」發成「都子」,或將「煮菜」發成「賭菜」。像這樣的孩子,可能不熟悉舌的動作方式,可以請個案用舌尖觸碰口腔頂部,前後移動練習;大人也可以用壓舌板輕推舌頭,協助兒童將舌尖往後移動讓個案感受舌頭向後的感覺。這些動作都可以在家練習,每一次語言治療後或門診後,醫師治療師都會針對個案的狀況,給予家長建議或回家作業,家長的陪伴與指導,是構音障礙兒童學習上很重要的助力。 

 

 

給家長的建議 

 

 

在構音障礙矯治的過程,家庭對於治療的成效扮演重要角色家長每天在家中固定的練習口腔的動作、目前矯治的語音練習、朗讀會比僅僅周一到兩次的復健更加對孩子有幫助。在練習的過程中多鼓勵孩子並適當給予正向的回饋,給孩子信心與練習構音的動機,以免孩子對練習構音感到不耐或挫折同時家長也應在溝通時保持耐心,放慢說話的速度、示範正確的發音不應過度注重發音的錯誤,更別急著打斷孩子糾正發音打擊孩子說話的信心與動機。 

 

參考資料  

Bernthal, J. B., Bankson, N. W., & Flipsen, P.(2017). Articulation and phonological disorders: Speech sound disorders in children. Pea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