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哲維醫師: 10月 2024 WFU

網站頁籤

2024年10月14日 星期一

腳跟痛要做什麼運動?


作者:許哲維


跟腱炎/阿基里斯肌腱炎是一種常見於運動員和運動愛好者的腳跟肌腱發炎疾病,其主要成因來自於過度使用。早期症狀通常為腳跟僵硬和運動表現不佳,若未經及時診斷治療,可能導致更嚴重的疼痛及功能損失。

針對跟腱炎,可以透過離心負荷的踮腳訓練改善症狀。這個離心負荷訓練的復健計畫於1998年由瑞典醫師Alfredson團隊發表至美國運動醫學期刊上,透過12週的訓練,證實可減少疼痛、改善患者的活動功能。以下是這個運動的步驟:

1. 尋找一段階梯,面向高處站在階梯的邊緣,手扶在扶手或牆壁維持平衡。膝蓋伸直,將重心放在前足的腳球上,慢慢踮高腳跟並將重心移到疼痛腳。

2. 健側腳離地,讓重心完全移到疼痛腳,慢慢放下腳跟到極限,再將健側腳踩回階梯完成一下。

3. 重複以上動作15下為一組,重複三組訓練後,可以微屈膝蓋作一樣的訓練:這樣可以訓練到深層的小腿肌群。

4. 早晚各一次,每次共作三組膝蓋伸直的訓練、三組膝蓋微屈的訓練。

針對跟腱炎的運動訓練,可以執行離心負荷訓練計劃,透過12週的訓練,能有效改善疼痛和功能。出現腳跟或小腿疼痛在訓練過程中是正常的,但應保持在可耐受範圍內,隨著訓練持續,症狀會逐漸改善。


常見問題



訓練時覺得痛怎麼辧?是正常的嗎?


訓練時腳跟處可能感覺得疼痛或痠痛,小腿的肌肉也會感覺緊繃痠痛。可以參考疼痛量表:只要疼痛不超過4分,都是可以接受的。並且隨著每天確實的訓練,這樣的痠痛會漸漸感善。

訓練作不完怎麼辦?


如果依照訓練計畫,每天應該會執行180下的離心踮腳運動,最初Alfredson團隊建議參加研究的跟腱炎患者,即使感到腳跟、小腿疼痛也要完成訓練,但這在實際治療病患的情況下,不一定每位患者都能作到,好消息是:只要盡量作,沒有完成180下也會有效果:根據2014年發表在骨科與運動物理治療期刊的英國研究,將跟腱炎的患者分為完成組(每天完成180下),和盡力組(告知參與研究的受試者可以在訓練到自己的極限時停止,不必要完成180下),結果顯示不論是完成組或盡力組,跟腱炎的疼痛和功能都可以在6週的訓練後顯著改善。但是要注意的是,盡力組平均每天仍完成了112下的訓練,並且每天訓練的頻率並不打折扣的狀況下達成的療效。

圖1_雙腳站在階梯邊緣準備,重心踩在前足腳球


圖2_移動重心到患側腳,手扶維持平衡


圖3_慢慢放下腳跟感受跟腱小腿離心收縮


圖4_腳跟放下到極限踩回健側腳



2024年10月1日 星期二

腳跟痛:跟腱炎/阿基里斯肌腱炎



什麼是跟腱炎呢?


跟腱炎,又稱阿基里斯肌腱炎,是腳跟肌腱受傷發炎的一種疾患,常見因為過度使用致病。跟腱/阿基里斯腱(Achilles tendon)是小腿的肌肉連接腳跟的跟骨(Calcaneus bone)的橋樑,是人體下肢傳遞重量重要的結構,據研究在跑步的時候,跟腱會承受體重9倍的重量。阿基里斯肌腱炎常發生在經常跑跳的運動員或運動愛好者身上;據統計,田徑類的運動員有將近一半的跑者(43%)表示曾經有跟腱炎的相關症狀,在中長距離(以800-1500公尺訓練)的跑者身上甚至高達八成(83%)曾有跟腱炎相關的不適。


跟腱炎會有什麼樣的症狀呢?


跟腱炎初期會出現腳痠、腳跟僵硬的症狀。患者會描述起床的時候腳跟僵硬、或是在久坐後感到腳跟僵硬。腳跟壓了會痛、走路跑步會痛、運動感到無力不順等表現不佳也是常見的抱怨。需要注意的是,運動員或運動愛好者在腳跟痛發作之前,身體其實常會以運動表現不佳的徵兆發出警訊(例如速度變慢、跳不高)。跟腱炎早期的疼痛會以休息不痛、剛開始運動有痛但熱身一陣就不痛表現,如果忽略這些症狀,受傷的程度可能隨運動惡化到一動就痛,也會更拉長要恢復需治療的時間。


如何確定我得了跟腱炎?


醫師觸診在跟腱炎是很重要的理學檢查,在腳跟骨上方2-6公分處觸診對於中段(mid portion)的阿基里斯肌腱炎有很不錯的診斷率(Se 84% Sp 73%); 觸診時若發現在肌腱的前側痛感反而比肌腱本身更痛,要考慮其他的鑑別診斷例如後側踝關節夾擠、腳跟多一塊骨頭(附三角骨症候群Os trigonum syndrome)。

肌肉骨骼神經超音波是檢查阿基里斯肌腱炎的重要工具,正常的肌腱在超音波下呈現高回音性(較亮)的平行條紋,有經驗的復健科醫師可以從小腿的肌肉一直掃描到腳跟跟骨的肌腱附著處,檢查是否肌腱有任何異常的表現。當肌腱發炎時,組織內的撕傷和結構變化會使超音波下的肌腱變黑、變腫脹。超音波也可以偵測到跟腱破裂或異常的血管增生(暗示這個區域處於發炎的狀態)。

超音波相對於觸診另一個優點是可以定位肌腱炎的位置。跟腱炎常見於腳跟的兩個位置:連接到腳跟骨的接骨點和較上方的肌腱中段,臨床上在肌腱中段的跟腱炎超過六成。為什麼要區分跟腱炎發生的位置呢?因為和治療的成功率有關,根據統計中段的跟腱炎病患,超過八成可以透過運動治療改善,但接骨點處的肌腱炎卻只有四分之一的患者作運動有幫助,更糟的是,有將近一半的接骨點跟腱炎患者需要手術治療(47%)。

三分之二的患者表示跟腱炎影響他們的運動表現,但是患者常常選擇忽略症狀、繼續運動:延遲就醫進一步惡化了傷病的狀況,通常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患者才能康復回到運動場上。若沒有及早診斷接受完整的治療,跟腱炎的復發率很高。


如何治療跟腱炎?


跟腱炎治療的大原則是,建議患者仍然維持活動和運動,在不造成腳跟疼痛的原則下繼續從事運動是沒有問題的,並且可以隨著症狀改善,漸進式的增加運動的強度和量。跟腱炎建議的復健運動,會建議進行每天兩組的離心運動:患者可以在樓梯的邊緣,緩慢的從踮腳的姿勢放下腳跟,持續12週的療程,也可以在平坦的表面進行運動(較安全)。

另外,在復健科的門診,會依患者的狀況搭配使用體外震波治療、注射自體血小板、玻尿酸、葡萄糖等藥劑以及使用護具固定並保護跟腱。

體外震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ESWT)是一種高能量的機器,使用極短時間內的高低壓變換,刺激身體組織修復、止痛、增加膠原蛋白等方式治療各種肌骨疼痛的症狀。經過詳細的檢查、準確的定位病灶,體外震波對跟腱炎的治療效果很好。

高濃度自體血小板是一種增生治療會使用的注射藥劑。需要抽取患者的血液,用特殊的離心管濃縮提取出高濃度的生長因子,用於跟腱炎的治療可以調控發炎、減少疼痛、促進組織修復,搭配離心的運動訓練,可以縮短恢復所需的時間。


總結


跟腱炎是一種常見於運動員和運動愛好者的腳跟肌腱發炎疾病,其主要成因來自於過度使用。早期症狀通常為腳跟僵硬和運動表現不佳,但如果不及時診斷和治療,可能導致更嚴重的疼痛與長期運動功能的損失。準確診斷跟腱炎的發生位置對於治療方案的選擇至關重要,尤其是針對不同位置的肌腱炎,治療效果也可能有所不同。持續12週的離心運動訓練、體外震波治療、及自體血小板注射等方式,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狀,縮短恢復時間。然而,早期診斷和適當的治療仍然是防止跟腱炎復發的關鍵。因此,當出現腳跟不適時,及時就醫並遵循專業建議進行康復訓練,對於運動表現的恢復和健康維持非常重要。


References: 

Silbernagel KG, Hanlon S, Sprague A. Current Clinical Concepts: Conservative Management of Achilles Tendinopathy. J Athl Train. 2020 May;55(5):438-447. doi: 10.4085/1062-6050-356-19. Epub 2020 Apr 8. PMID: 32267723; PMCID: PMC7249277.



龜山康澤復健科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