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哲維醫師: 臨床實務:腕隧道症候群 WFU

網站頁籤

2025年9月25日 星期四

臨床實務:腕隧道症候群

【📚 腕隧道症候群 Carpal Tunnel Syndrome】

——手指間歇性麻木、刺痛、灼痛,腕隧道症候群如何診斷治療

━━━━━━━━━━━━━━━━━━

🧠 流行病學、解剖構造與致病機轉

• 美國每年將近300萬新病人因手麻症狀就醫

• 腕隧道:位在手掌基底、遠側手腕紋路遠端;底部是手腕的骨頭,掌側為屈肌支持帶(橫腕韌帶);中間通過9 條屈肌肌腱和正中神經

• 經電生理證實且具症狀的 CTS 盛行率:女性 3%、男性 2%,女性>55 歲達高峰

• 致病機轉:腕隧道內壓力升高→正中神經缺血→神經傳導障礙與麻痛;反覆或持續升壓可致神經外包覆的髓鞘受損,長期造成神經軸突損傷,導致不可逆傷害 

• 危險因子:1/3腕隧道病患,屬於有這些身體狀況的族群:懷孕、發炎性關節炎、遠端橈骨骨折、澱粉樣病變、甲狀腺低下、糖尿病(6%腕隧道患者有)、肢端肥大症、長期使用類固醇或雌激素;也與重複且用力的手腕工作相關(食品加工、製造、伐木、營建)

• 自然病程:變異大;11 年追蹤顯示雖神經傳導異常會惡化,但症狀反而會慢慢緩解

━━━━━━━━━━━━━━━━━━

🔎 診斷(Diagnosis)

【關鍵】病史/症狀分布+電生理(NCS/EMG)之組合判讀最準確

• 症狀:拇食中指(± 無名指橈側)麻木/刺痛/灼痛;夜間或清晨惡化,甩手可緩解;重複使用、長時間屈伸、持續用力或震動工具會誘發;嚴重者可見魚際肌無力/萎縮、手部捏握困難

• 手部症狀圖(Hand diagram):若被評為「典型 classic」或「可能 probable」CTS,可作為診斷輔助工具(這段要幫我補上sensitivity, specificity) 

• 理學檢查:Phalen(屈曲誘發)、Tinel(叩擊誘發)、Durkan(加壓誘發);單一測試準確度有限,宜多項並用+病史整合

• 電生理:最早異常多見於正中感覺傳導;與尺/橈神經比較延遲(latency)可提高準確度;進展時見運動遠端延遲延長、CMAP 下降;重度可見 EMG 去神經化。用途=確認診斷、分級嚴重度、排除其他神經病變

• 影像:X 光助益有限;超音波可測入口正中神經橫斷面積(CSA)與扁平/弓形變化;MRI 用於懷疑腫瘤、關節病變或先天異常,或術後評估

• 鑑別:頸神經根病、胸出口症候群、近端正中神經纏繞(旋前圓肌/前骨間神經症候群)、尺神經病變、多發性周邊神經病、內分泌與發炎性疾病、晶體沉積、腫瘤、腱鞘囊腫

━━━━━━━━━━━━━━━━━━

🧰 非手術治療(Nonsurgical Therapy)

• 夜間中立位護木:減少夜間症狀與短期功能障礙;輕~中度/病程短者較佳

• 工作與活動調整:降低重複/用力操作;工具與姿勢改良;增加休息;人體工學介入

• 藥物:NSAIDs/利尿劑證據不一致;維生素 B6 等補充無明確效益

• 皮質類固醇:

– 腕隧道內注射:相較安慰劑可短期明顯緩解;與手術相比短期結果接近,但易復發,長期多數仍需其他治療/手術

– 口服類固醇:可短期改善,惟副作用與復發率使其不宜長期使用

• 復健:神經滑動、伸展、姿勢與前臂肌力訓練、瑜珈等可能有助益,但研究品質與一致性有限

【適合保守】輕~中度、無明顯運動神經缺損、病程較短者

━━━━━━━━━━━━━━━━━━

🛠️ 手術治療(Surgical Therapy)

• 適應症:

– 經保守治療後仍持續或反覆影響生活/工作的中重度症狀

– 出現運動神經缺損(拇短展無力、魚際萎縮)或電生理顯示重度軸突損傷

• 方式:開放減壓與內視鏡減壓長期療效相近;內視鏡短期恢復較快。關鍵=完整切開屈肌支持帶、確實解除壓迫

• 預期成效:多數病人術後夜間麻痛與感覺異常顯著改善;長期工作功能與生活品質提升;術後可能有局部疼痛與敏感

━━━━━━━━━━━━━━━━━━

❓ 爭議與未解(Areas of Uncertainty)

• 工作負荷與重複性操作的致病權重與可逆性

• 超音波在診斷/分級/追蹤中的最佳角色與標水十土值

• 保守治療(復健處置、護木設計、職場改造)的最佳組合與時機

• 注射 vs 手術的決策點與成本效益

━━━━━━━━━━━━━━━━━━

📌 診治重點(Guidelines)

• 病史+理檢建立臨床診斷;必要時用電生理確認與分級,並排除他因

• 輕~中度先保守(護木、活動調整、必要時注射)

• 嚴重或神經缺損者優先討論手術減壓

━━━━━━━━━━━━━━━━━━

✅ 作者建議(Clinical Recommendations)

• 評估:完成病史理檢與電生理以定嚴重度。若無運動神經缺損且屬輕~中度,先行夜間護木+活動調整;症狀影響大,可考慮單次腕隧道內類固醇注射以短期緩解並作為診斷支持

• 追蹤:4–6 週依反應調整;若症狀持續或電生理示中重度、或出現魚際無力/萎縮,討論手術減壓(術式依經驗與設備,長期結果相近)

━━━━━━━━━━━━━━━━━━

🗂️ 參考資料(Citation)

Katz JN, Simmons BP. Carpal Tunnel Syndrome. N Engl J Med. 2002;346(23):1807–1812.

#腕隧道症候群 #CarpalTunnelSyndrome #NEJM #復健醫學 #疼痛醫學 #手部外科 #神經傳導 #EMG #超音波